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奢侈品>正文

中国被指缺少本土奢侈品牌 创建之路任重道远

时间:2013-09-03 16:33:36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25日报道称,虽然包括普拉达和苹果在内的世界巨头都将外包合约给了中国,但却很难找出一个以优质产品闻名的中国品牌。这样的情况不仅存在于奢侈品品牌,还见诸于汽车、智能手机和家用电器等行业。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缺失,是有原因可循的。

  两位中国艺术家创立了X+Q公司,为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的礼品店和香港连卡佛百货商店生产高端雕塑,然而找到可靠的供应商却成了一个问题。今年早些时候,两位艺术家在材料中发现裂痕,不得不处理掉近200座雕塑,并延迟发货时间3个月,而且即使是合作多年的供应商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在中国找到优质工艺也很困难,尤其是在某些精细复杂的产品方面,如手表和珠宝。2004年,Guillaume Brochard在中国合作创立中国珠宝品牌麒麟(Qeelin),却找不到可靠的工作坊,让他不得不转向法国来制作有中国灵感的珠宝。

  《华尔街日报》指出,虽然中国的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但中国企业家创建奢侈品牌任重而道远。对奢侈品来说,渊源和传承非常重要,但大部分中国企业的创建时间都很短。“中国制造”这个标签往往对应的是“廉价、量多、质量差”。更何况,最新迈入奢侈品行业门槛的中国企业还要和众多全球品牌竞争,后者往往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不惜长时间赔钱。

  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教的法国马赛商学院主任Michel Gutsatz表示,中国企业希望在三年的时间内成功造就一个品牌,但树立一个奢侈品牌往往要15到30年之久。虽然奢侈品行业的成功企业净利润率会高达25%,但销量通常很低,而且这种成功是要花费多年心血才能建立起来的。

  此外,在西方奢侈品公司,主要的工艺师会几十年做同一个产品,但中国劳动力市场没有这么稳定。根据咨询公司罗兰伯格的数据,中国劳动力市场每年有19%的人换工作,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只是5%。工人跳槽过于频繁,每次都要对工人重新进行培训,这使得技能难以积累,劳动效率下降。

  不过,报道也指出,中国品牌却有一个关键优势。麦肯锡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富人对本土化的产品有一种真正的好奇心或者偏爱,这也为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的发展带来希望。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